为了禁止人们杀牛吃牛肉,中国古代王朝都规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。
在秦汉时有法律规定:盗牛、屠牛者斩、食牛者罚;隋唐时期规定:屠牛者判一年;宋代规定:屠牛者判一年半,发配一千里;明清时期规定:屠牛者杖打一百,判一年半,流放一千里。
看过这些刑法,我们就知道,古人如果吃了牛肉,会受到惩罚。那么,耕牛老了怎么办?根据资料记载,如果更牛老了,已经干不了活了,需要向官方申报,之后才可以屠杀。不过,牛主人只能留下牛肉,其他的如骨头等,还要上交给官府,进行备案。
(水浒传)
我们在文学作品中,也经常看到有人吃牛肉的场景。比如说,《水浒传》中,武松就是吃牛肉喝白酒。那么,在古代中国,有没有吃牛肉的主呢?每日汉字编辑认为,肯定也是有的。比如说,现在的中国不允吸吸食大麻等毒品,那么实际生活中,有没有人吸食大麻呢?也是有的。
所以,古人能吃牛肉的,基本都不是什么正常人,而就是《水浒传》所描述的那些类武松等已经不想过安稳日子的人才能吃的上。能够卖牛肉的,基本也是孙二娘的黑店。
(耕牛下地)
那么,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牛肉呢?准确的答案是在民国。
清朝是游牧民族起家,主要吃羊肉等。所以,清朝前期吸取明朝的经验教训,对吃牛肉者惩罚非常严格,皇宫菜肴也明确规定,不能有牛肉。
但是,清朝后期,对屠杀耕牛的事情抓的就不严格了。所以,清末年间,北京市民吃牛肉虽不被禁止,但是吃牛肉者很少。民国建立后,中国迎来了新思潮,人们开始吃牛肉。当时,人们吃牛肉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养牛技术比以前好了,牛的数量比以前增加。
还有一点,民国标榜民主自由,舍弃了原来明清朝代的陋习,所以放弃了吃牛肉要受到处罚的规定。官方不禁止了,牛肉才走向了餐桌。新中国成立后,沿袭了民国的规定,也不限制吃牛肉。所以,我们现在可以随意的吃牛肉了。【参考资料:《牛百科》、《清朝是如何禁止人们吃牛肉的》、《中国的牛—历史上跟牛有关的故事与收藏》】(作者:每日汉字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