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闹钟没响,又上热搜了!为什么一个调休闹钟难倒了苹果?

苹果闹钟没响,又上热搜了!为什么一个调休闹钟难倒了苹果?

以小米手机为例,用户在闹钟中设置好时间后,点击“重复”选项,用户可以选择“法定工作日”和“法定节假日”,可以智能识别法定的调休日,避免闹钟影响作息。

这样,即便调休赶上周末上班,国产手机也会按时提醒起床,目前这一功能已是国产安卓手机的标配,但是苹果手机至今不支持。

都已经2025年了,iOS的闹钟功能居然还无法自动匹配法定节假日,苹果为何一直拒绝引入“法定工作日”闹钟功能呢?

其实从技术层面看,实现这一功能并非难事。

中国的调休安排确实没有固定算法,是不可预测的,每年都需要获取最新的调休安排,并联网同步。

但这并非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,国产手机厂商每年都会通过系统更新或云端同步,轻松解决了这一问题,技术门槛极低,更多是意愿问题而非能力问题。

而苹果之所以不做这个功能,我认为完全是因为“节假日闹钟”是中国特有的需求,不同于西方的桥假那样固定。

在西方人眼中,这个功能可能较为繁琐,因为它不是完全依靠算法就能实现的。

此外,单独为中国消费者开发一套机制,可能未被苹果列为优先事项。

事实上,苹果的产品设计向来带有强烈的自主性与不容妥协的特质,不会像国产厂商那样,专门为用户进行需求开发。

苹果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固执的自我中心主义,对全球市场采取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策略,不愿为特定地区的特殊需求做出过多调整。

比如从右滑返回手势的体验差异,到节假日闹钟的缺失,都能看到这种标准化思维的影响。

除非一些特定功能会影响到苹果的销量,比如美国市场早已取消实体SIM卡槽,而中国市场依然保留了这一配置。

再比如美国市场已可以使用Apple Intelligence,而中国大陆机型依然不支持使用,原因就是不合规,所以苹果只能做差异化。

但“节假日闹钟”这种需求不同,它有没有并不会影响到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量,增加这个功能并不会为苹果带来任何实际价,只是用来取悦用户。

最后我想说,苹果能够在年年被吐槽的情况下,持续忽视这一用户需求,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中国市场对苹果的宽容度所纵容的。

尽管每次调休日都会引发一轮吐槽,但这些负面声音并未对苹果的销售产生实质影响,数据显示,iPhone 17系列开售两周,中国市场的激活量已达269.5万台。

这种市场表现,也恰恰给了苹果继续“傲慢”的底气,因为用户的批评不足以转化为市场压力,苹果并不会对此做出任何改变。

苹果的高傲,本质上源于其对中国市场特殊性的忽视,以及用户对产品缺陷的过度容忍,这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,恐怕短期内仍然无法消失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手记

3家金属镓龙头企业,请收藏(2025/6/20)
微信头像更新频率及技巧:完美展现你的个性
顽主漫谈丨手感柔和的无钢机械键盘